适用于出差、开会等非报酬性活动的短期滞留签证
目前,因为出差、开会,短期内在日本逗留的外国人数正在增加之中。
包括旅游业在内,全年访日的外国游客人数超过2000万,而且根据现行的日本政策还将呈现出增长的倾向。
而对于出差和开会而言,一般来说有2-3天左右的签证就足够了。
有时候甚至一天或者半天就足够了。
为了一般来说仅仅几天的会议,要特地去准备大量的材料来办理在留资格,想必也会让屏幕前的您感到不耐烦吧。
但是原则上来说,想要进入或留在日本的话,又必须具有某种在留资格才行。
这时候,能够帮助到您的就是“短期滞留签证”了。
短期滞留”是指?
“短期滞留”是指由于旅游,探亲或短期商务(会议,售后服务,进修等)等目的而在日本停留的在留资格的一种。
到目前为止,日本一共有68个免签证国家/地区(截至2017年7月),如果是生活在对日本免签证国家/地区的公民的话,不需要特地办理其他手续就可以申请获得“短期滞留签证”。
这些国家/地区的公民进入日本的时候,会自动获得15~90天不等的短期滞留签证。
原则来说使用“短期滞留签证”入境者,一年之中滞留日本的时间不得超过180天,但偶尔也有特别的个例。
另一方面,如果您不是这68个免签证国家/地区的公民,想要来到日本的话就需要您在自己国家/地区的日本大使馆取得“短期滞留签证”才行。
然而,虽然颁发“短期滞留签证”的地方是日本驻各国/地区的大使馆,但需要您提交的文件却必须是在日本本土内发布的文件(原则上须包括外务省公章和海牙认证)。
因此,作为不属于68个免签证国家/地区的而又想到日本出差、开会的外国人来说,就需要能够在日本这边找到能帮忙的人才行。
通常,这样的手续多半是在自己公司员工或者业务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完成的、但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能够在申请前期向行政书士等专业人士咨询一下的话,就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申请手续,不失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在申请“短期滞留签证”之前需要了解的事
“短期滞留签证”与通常意义上的“工作签证”是不同的。
换句话说,对持有“短期滞留签证”的人而言,需要注意的是其不能够从事任何能够带来收入的工作、或者开展任何涉及到收入的业务活动。
因此,如果被确定存在过接受报酬的行为等,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在留。
到那时,如果日本这边有帮助他取得出差、开会等短期滞留签证的人在的话,则有可能被控告为共犯。
因此,作为在日本提供支持的一方来说,一定要向需要办理“短期滞留签证”的外国人说明清楚相关的信息(包括上面提到的滞留期间和签证所能从事的业务范围)才行。
如果您计划从事可以获得收入的工作或计划开展可以获得收入的业务的话,可以考虑办理工作签证。
申请“短期滞留签证”时的注意点
综上所述,“短期滞留签证”的居留身份是不能够从事任何能够带来收入的工作、或者开展任何涉及收入的事务活动的。
下面将详细说明这一点。
①不能获得薪酬
无论报酬金额是多少,即使付款来源是海外机构,当事人也不能获得任何薪酬。
但是,如果是在在留期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例如旅行费用、住宿费用和停留费用等,则是可以收取的(即便是由日本的公司进行支付)。
②即使没有工资也不能参与工作
即使没有收到工资,也并不是说您就能够参与工作。
比如,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或者接客、收银的工作,即使是冠以培训的名义,也可能被视为从事劳动,从而导致 “短期滞留签证”的申请被拒签。
如果是与客户的商务谈判、社交聚会、新人培训等比较容易被判定为不涉及劳动的活动,所以顺利取得“短期滞留签证”的可能性很大。
由于在留许可的最终决定权是由日本法务大臣裁定的,因此申请人本人是很难进行明确判断的。
③日本企业也不能获得报酬
除去当事人肯定是不能够获得报酬以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日本这边的企业也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如上所述,申请“短期滞留签证”的判断基准在于是否从事劳务活动以及是否可以得到报酬这两点,。
因此,如果想要遵从合法的手续申请签证的话,请务必联系行政书士之类的专业人士咨询。
总结
随着工作方式变得复杂多样,私人和企业之间的界线划分变得越发困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
虽然持有“短期滞留签证”不能在日本从事劳务活动以及获取报酬,但这并不意味着您必须停止国内的的工作。比如,管理您的股票或炒外汇这种都是您的自由,是没问题的。
换而言之,到底什么是被“短期滞留签证”禁止的活动内容,什么是个人固有的权力,这个界线仍然不是十分明确。
综上所述,在您取得了“短期滞留资格”并滞留日本的情况下,大家都注意遵守“短期滞留资格”的活动范围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